四月人間,繁花爛漫;“異”出精彩,“同”有收獲。2023年4月11日,嘉興市本級語文學科中心組及高中語文教學研究小組在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開展“教師專業(yè)成長”主題研修活動。會議由市本級學科中心組組長鄭軍亮老師主持,嘉興市語文教研員郎笑老師總結點評。
本次教研活動圍繞必修下第一單元第三課《鴻門宴》開展“同課異構”教學實踐、說課、評課及微型講座等活動。
“異”出精彩:新教師課堂實踐
清華附中嘉興學校的趙芯偉老師以“走進鴻門宴”為題,從《左傳》與《史記》的對比出發(fā),帶領學生走進司馬遷的視角。圍繞“劉”“項”兩個陣營,“走進故事”“走進歷史”“走進人物”,基于教材文本引導學生尋找關鍵情節(jié)、推敲故事細節(jié)、對比人物行為。以史為鑒,辯證分析歷史人物,思考文本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現(xiàn)代意義。
我校王琳琳老師以“歷史的回眸 戲劇的重構——探究項羽悲劇命運的成因”為題,以廣播劇《項羽之死》心理獨白片段寫作展開情境,再現(xiàn)鴻門宴現(xiàn)場項羽的心理活動,進一步探究項羽在鴻門宴上心理變化的動因,最后通過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重構項羽在烏江自刎一刻對鴻門宴的回眸,展現(xiàn)悲劇英雄的內(nèi)心世界,觀照悲劇英雄項羽的文化意蘊。
“同”有收獲:評課互動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授課教師“異”出精彩,聽課教師“同”有收獲。課后,參加活動的語文老師們齊聚一堂,進行評課及研討。兩位執(zhí)教教師首先談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及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對課堂做了反思。聽課教師圍繞課例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對授課教師在課堂上努力踐行新課標理念,關注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習任務的設計、過程性的評價方式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新課標背景下如何上好一堂課交流了自己見解,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方法。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唐曉群老師為趙芯偉老師的課進行點評。她圍繞新教材教學的特點,提出《鴻門宴》的教學應該多角度、多方面地進行立體的教學設計,從整體上豐富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人文意識和閱讀意識。在教學中,既要關注課堂的“互動性”,也要關注課堂的“開放性”。
清華附中嘉興學校的凌碩為老師對王琳琳老師的課進行點評。課堂情境鮮活、角度獨特,視野開闊、材料豐富,準備充分、成果亮眼,但也引發(fā)了他的四點思考:教學情境是目的還是手段、語文課堂是用于展示還是生成、教學活動中是以小見大還是以大見小、怎樣才是有效的課堂參與。
研在日常:研究小組教學分享
教學是發(fā)現(xiàn)、是分享、是成長。嘉興市本級語文研究小組的兩位教師,以“我是這樣上《鴻門宴》的”分享了自己的教學智慧。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李范老師立足教學評統(tǒng)一的角度,結合個人教學實踐《走近鴻門宴,對比劉、項雙方實力》《“智謀突圍”與“英雄悲歌”》談反思,對任務的系統(tǒng)性、循環(huán)性,情境的真實性,課堂的生成性,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等進行解讀,引發(fā)語文老師們思考教學評統(tǒng)一的內(nèi)涵——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教學評價活動是否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為根本旨要,反思教學實踐如何更好地貼近教學評一體化的特征。
嘉興高級中學的葉衛(wèi)平老師分享了自己的備課、上課思路。強調(diào)了教參、教材在備課過程中的重要性,把“學習提示”中“敘事詳備,寫人生動,細節(jié)傳神”十二個字作為教學目標,組織學生賞析情節(jié)和沖突,開展思辨性閱讀。通過反復地誦讀、思想的碰撞、及時的檢測提升日常教學質(zhì)量。呈現(xiàn)了藝術性的結構設計——正確的選擇要調(diào)查研究,知己知彼;正確的選擇要深思熟慮,趨利避害;正確的選擇要目標明確,意志堅定;正確的選擇要有效溝通,集思廣益;正確的選擇要方向一致。
勤于引領:教研員點評
嘉興高中語文教研員郎笑老師圍繞“教師專業(yè)成長”主題,為一天的教研活動作了總結。郎老師指出《鴻門宴》一課在教材中對應的是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而思辨性閱讀教學要基于教材文本來完成。要理性認識司馬遷筆下歷史人物的豐滿、立體和真實,進而對話文本背后的司馬遷,以此完成文學鑒賞基礎之上的史學思考。郎老師評價趙芯偉老師的課堂能夠從文本出發(fā),定位準確,王琳琳老師的課堂內(nèi)容豐富,能做到讀寫結合。同時高度評價了李范老師及葉衛(wèi)平老師的微型講座,指出他們的教學設計是有品質(zhì)的思考,能有效地提升個體專業(yè)性及教學有效性,能夠帶給新老教師帶來很多的啟發(fā)。郎老師強調(diào),新教師是嘉興語文學科發(fā)展的希望,新教師要承擔起發(fā)展語文學科的重擔,也要把握好時代給予的豐富資源和大好機遇。
“教以共進,研以致遠。”本次教研活動,為與會教師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機會,搭建了交流和探討的平臺,建構了反思與提高的途徑。只有教研不止步,教學才能闊步前行,思想有聲,行動留痕,在時光里趕路,在教研里收獲,永葆求索之心,“異”出精彩,“同”有收獲。顧恩廷)